當“走出去”成為眾多中國企業新的戰略選擇,如何防范跨國投資風險、最大程度維護自身權益,成為一道新課題。21日,一場以企業“走出去”涉稅風險防范為主題的座談分享活動,將我省稅務、發改、貿促、銀行等部門專業人士與200多家企業代表聚集到一起,共同為蘇企“走出去”加油助力。
這800萬美元稅款該不該繳
總部位于江寧的中材國際工程公司主要從事水泥生產線總承包工程,近年來將電廠、糖廠、煉油廠建設等新業務拓展至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已建和在建境外項目74個。在公司資產財務部部長陳延明看來,對跨國經營中的風險特別是稅收法律風險,須臾不能馬虎大意。
前不久,中材國際在印尼新接一個水泥廠總包項目,合同額1.7億美元。為方便工程實施,公司在當地設有非常設辦事機構,但印尼方面認定其為子公司,必須按項目合同額比例繳稅800多萬美元?!敖┠曩Y源價格下跌,不少國家為增加財政收入,稅務稽查及評估日益頻繁。這個項目因為認定不同便涉及這么多資金,我們正積極努力,包括尋求國內稅務部門支持、啟動雙方稅務磋商?!标愌用髡f。
在不同國家,不同項目的風險形式不盡相同。中材國際在中東某國實施的一個總包項目,除了支付工人工資,還向分包商支付了分包費。對工人工資,按所在國規定只需繳社保費,而該國稅務部門認為中材國際轉移利潤,要補繳稅款加滯納金約1.4億元。對此,中材國際一方面努力主張合法權益,一方面將中國用工從3000多名減至1000多名,其余改用當地工人。
警惕美國稅改飛出“黑天鵝”
2015年至2016年,省國稅局共對外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509份,為93家“走出去”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幫助消除重復征稅額3201萬元。
“‘走出去’開展全球化經營,不同國家間不同法律規定的原則性、國際規則的滯后性,就是企業稅收謀劃和規劃的空間?!笔惥指本珠L姜躍生說,新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有了更多不確定性,全球化經營避稅空間大大壓縮,稅收成本逐步提高,對企業全球運作的要求更高,稅收透明度要求增加也給企業管理帶來很大挑戰。尤其特朗普稅改新政實施邊境調節稅,凡美國出口產品應交所得稅在內銷所得稅中抵免、進口商進口外國產品都要征稅,該方案嚴重違反WTO規則,或成美國稅改最大的“黑天鵝”。江蘇企業布局全球產能、開展國際合作,必須高度重視其影響。
研究顯示,我國汽車、建材、鋼鐵、鐵路、信息通信等五大領域的產能合作,最受海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關注。省貿促會副會長叢蘇峰建議,江蘇企業將這些領域的產能優勢與對外投資所在國的友好程度以及風險系數統籌考慮,依靠技術和品牌提升競爭力,理解并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和政策,規范經營行為,同時把握海外投資涉及的多邊合作框架。
省發改委外資處副處長杭佑飛建議,“走出去”企業要高度關注政治、金融和管理風險,加快培養跨國經營和本土化人才,有效利用投資所在國民間和海外華人力量,化解可能出現的投資運行風險。
全球化經營涉稅風險關乎個人
“人是企業‘走出去’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無論高管還是外派勞務,都是人力資源要素。資本、技術等‘走出去’要素也與人相關,其中不少以自然人形式出現,因此一定要關注個人涉稅風險?!笔〉囟惥指本珠L陳茂鋒舉例說,前不久英達將64萬美元從國內分批帶進美國存入他個人的6個賬戶,被美國方面認定涉嫌洗錢和偷稅漏稅,查處補罰共計32萬美元,這就是不了解美國稅收法律及中美雙邊稅收協定的結果。
專家建議,“走出去”企業高管和外派勞務,既要關注來源國稅收政策,也要關注居住國的涉稅風險。比如,我國判斷自然人稅收居民是看有沒有住所和居住時間,美國則以綠卡和居住日為標準?!白叱鋈ァ比藛T進行稅收居民認定后,必須將來源于全球的所得向居住國稅務機構申報,否則可能涉嫌偷逃稅。
陳茂鋒提醒,明年9月我國將加入全球征管協作機制,企業和自然人的資金、交易等信息將在成員國中互相交換,“走出去”人員對此應高度關注,盡快了解相關雙邊、多邊協定內容,以免稀里糊涂撞到“槍口”上。
本報記者
邵生余
一張證明幫企業收回1700萬元
本報訊
記者近日從揚州地稅國稅召開的服務現場會上獲悉,2016年,揚州有51家企業實現“走出去”,項目分布在43個國家,但伴隨著大量海外項目的不僅是機遇,還有諸多稅收風險。
2016年,揚州亞普汽車部件公司意外從印度方面收回被其列為壞賬損失的貨款。據悉,這筆1760萬元的貨款已被對方拖欠1年,而根源僅是一張簡單的《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原來,揚州稅務部門在亞普調研時,企業提到與印度企業合作存在貨款回收難的問題,稅務部門登錄印度官方稅務網站、查閱印度稅收法律法規后,發現問題所在。中印稅收協定簽訂后,印度政府又先后出臺《印度財政法案》等涉稅補充規定,變相為稅收協定的執行設置附加條件。印度央行外匯管理部門據此要求,凡印度企業對外支付均需提供供貨協議、收款方《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及所得稅納稅證明,否則將不予支付。
稅務部門于是在5個工作日內為亞普公司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同時,篩查與印度企業存在業務往來的所有揚州公司,先后為揚力集團、潤揚物流等企業開具相同證明,幫助企業收回貨款3800余萬元。